解析全電注塑機背壓控制的方法
2019-04-22 12:36:40
全電注塑機背壓控制的方法:
1.背壓形成及其影響因素
1.1背壓形成機理 注塑機計量過程中,螺桿的旋轉完成樹脂粒料在料筒中的往前堆積,同時達到對樹脂原料剪切的作用。當熔料越來越多時,樹脂原料便會產生一個對螺桿的反向作用力,就會形成背壓。背壓的適當提高有利于熔料中空氣的排出、增加熔料的塑化均勻性以及控制產品重量的一致性。
1.2背壓的影響因素 電動注塑機控制中,影響背壓的因素主要有三個:螺桿轉速、螺桿結構以及螺桿的后退速度。相同的工藝參數條件下,螺桿轉速越高,背壓越大;螺桿轉速一定的情況下,螺桿不同功能段的塑化能力不同,產生的背壓也不同;螺桿后退速度越慢,熔料背壓越大。
2.背壓控制算法 為了保證樹脂的均勻熔化,螺桿按照設定的轉速旋轉,即螺桿轉速不進行調整,控制目標通過實時地調整螺桿的回退速度來實現。 2.1算法的基本原理 背壓控制的基本原理為:當設定背壓值一定時,螺桿的回退速度與當前的實際背壓值成反相關的關系。實際壓力值小于設定背壓值時,螺桿只旋轉不后退,當實際壓力值大于設定背壓值時,螺桿開始邊旋轉邊后退,而且實際壓力值與設定背壓值的差值越大后退速度越快;實際背壓值與設定背壓值接近時,速度抖動要小,以避免實際背壓壓力值的抖動。
2.2控制算法的實現 二次曲線在越遠離對稱軸的地方斜率越大,這樣的幾何關系與上述控制原理相符合:把設定的指令背壓值作為二次曲線的對稱軸,當實際背壓值遠大于指令背壓值時,螺桿的后退速度呈非線性的快速增大,使得實際壓力迅速下降;當實際背壓值與指令背壓值接近時,則利用其在對稱軸附近的平坦性保證后退速度的小波動;另外我們可以利用對稱軸所帶來的偏置,巧妙地避開外部干擾所導致的實際背壓值的偏置。 為了達到控制要求,提出的控制算法:當實際背壓值大于指令背壓值時,將兩者的差值進行放大,獲得所需的螺桿指令后退速度v,再計算出指令的位移增量,輸出給伺服驅動器。
3.實驗與分析
3.1注射電機控制模塊實現 我們利用狀態機的設計方法對注射電機控制模塊進行了開發。將整個注射電機的工藝分為七個不同的狀態,依次為:暫停態(pause)、注射速度態(inj_fwd_vel)、注射速度-壓力轉換態(inj_fwd_v2p)、注射保壓態(inj_fwd_prs)、計量前減壓態(inj_bak_unload1)、計量態(inj_bak_pre-load)以及計量后防流涎態(inj_bak_unload2)。描述了不同狀態之間的轉換、狀態間轉換的條件和所需要的觸發動作。在inj_bak_preload狀態,塑化電機開始旋轉,注射電機按照本文所提出的算法進行回退,兩者配合完成背壓的控制。
3.2 實驗與分析 實驗中各機械、工藝及控制參數如下:通用螺桿直徑為21mm,原料為pp粒料,加熱器的溫度分別為185℃、210℃、200℃、170℃,控制周期為1ms;控制參數為poffset=0.28mpa,a0=9.5mm/min,a1=85mm/(min·mpa),a2=95mm/(min·mpa2)。 為了觀察和比較不同背壓值下的控制效果,實驗設定四組背壓值分別為6mpa、8mpa、10mpa、12mpa,并設定兩組不同的轉速值80r/min、120r/min。實際的背壓控制效果,可以看出,背壓的實際控制輸出誤差在1mpa內,考慮到外部干擾的影響(大約±0.35mpa),實際效果達到控制要求。 為了觀察多級背壓時的控制效果,設定兩級背壓6mpa和10mpa,對應轉速分別為75r/min、110r/min。設定三段背壓6mpa、12mpa、9mpa,對應轉速分別為75r/min、110r/min、95r/min??梢钥闯?,對于多級背壓,本算法也可以將輸出誤差控制在1mpa以內,而且響應的速度也令人滿意。 有時在計量過程的末期會出現壓力的峰值,這主要是由注射電機末期的減速造成的,經過計量后減壓工藝之后,實際背壓值就會顯著減小。剔除控制末端的實際壓力峰值,計算得出對應的實際背壓值的平均值以及iae(絕對誤差積分)值如表1所示。從表中可以看出實際背壓的輸出平均值與設定背壓值的誤差在1mpa以內,而且當轉速變大時,實際的背壓輸出值會稍大于設定背壓值。該算法具有很好的重復性和穩定性。